“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觉得夏天最美的事莫过于赏一池荷,微风盈盈,送来缕缕暗香,心情都显得熨帖。因为我偏爱荷花。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和高洁人士形容荷花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我没有那么复杂的心思,只是单纯觉得它的万千姿容能给人带来无限遐想,能够荡涤尽纷乱的心事,因此偏爱它。
早先便听人说,资兴有一处古村,已历经六百余年,是观荷的好去处,名为——流华湾。
起初听到这个名字,觉得惊艳。一湾流华,那么这里该是多么美妙的人间仙境?怀着期待,我到达了流华湾村。流华湾村并不算太偏,坐落在湖南省资兴市三都镇辰岗岭南面山脚下。
这山脚下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古树旁的小河就是流华湾河。一湾小河,百年来养育着流华湾的人们。
当地人告诉我,其实流华湾原名叫“刘家湾”,属刘姓所有。后来是流华湾开山老祖袁明买下刘姓地产后,按寓意谐音改名为“流华湾”,取其“源远流长,永放光华”之意。
如今流华湾古民居内有三个村民小组,有住户400余人,村民大多姓袁,据说都是唐朝征南大将军袁学渊的后裔。
刚到流华湾村的时候,树木葱郁,空气里弥漫着泥土和花草香气,配合着古朴典雅的民居,一下就让人仿佛置身于古画之中。
流华湾的古民居很好看,这是资兴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建筑群,有400余间房子,面积3万平米左右。初建于明朝,距今已有600余年。仔细看来,古巷祠堂、斑驳院墙,老屋上爬满的青苔,无一不在悄悄记录着这流逝的百年光阴。
流华湾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地势东高西低,前傍小河流水,背依翠绿青山。村子前有大塘、小河、古树、石拱桥、袁氏寺堂小书院、莲花池,村尾还有木柱吊脚楼。
所有房屋青砖黑瓦,都是两层结构,浓烈的江南风情令人陶醉。
村中房屋相连,四纵三横的各条巷子也相连。巷道以麻石铺地,仿佛迷宫一般,贯通每家每户,还有暗沟排水。这样的设计能让行人雨天不湿鞋,晴天可遮阳。让人不得不感叹设计的巧思与科学。
习惯了城市的喧闹,站在这街巷里,只有耳畔的风声。我感受到了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宁静。
虽然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流华湾古村落的很多建筑已经失去昔日的风彩,但建筑工艺的精美、造型的宏伟以及布局的精巧依然隐隐可现。村中有四大厅,四大厅各有天井,各大厅门口有精细的木雕,房屋两端飞檐翘壁,墙上镶着雕花的石窗。
古民居的正门设计很有意思。我第一眼看到,就十分感兴趣。这门的朝向是歪的,斜斜的对着巷子。小巷的走向也是歪歪扭扭的,据说这“歪门邪道”的设计是遵从了风水上的说法,意为“财不露白”。
正是因为流华湾村对古建筑的悉心修复与保护,连央视新闻联播都报道了,将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榜样。
流华湾村是资兴明清建筑的一个缩影,也是湘南水乡古村风貌的典范。漫步在街头巷尾,你会被扑面而来的古色古香所吸引。听说,人杰地灵的流华湾曾经出过12个秀才和5个进士,老厅屋大门首现在还悬挂着一块“进士”牌匾。如此历史沉淀,厚积薄发之地,配得上这些英才们。
除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外,这里还是资兴红色革命的摇篮。中共资兴县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流华湾召开的。
走在村里,最吸引我目光的就是门前的这片荷塘。
没有了娇媚的荷花,荷叶仍然青翠欲滴,如翡翠伞一般,遮蔽住水面,让人不由得慢下脚步,驻足欣赏,就好似站在了一句句唐诗宋词里。
若不是舍不得,玩性大发的我真想折一朵荷叶,用来遮蔽阳光。
走完整个村子,这里就和我以前去过的古村落一致。没有年轻人的身影,只有孤独的老人和不明世事的孩童。
无意遇见一位老人,在屋子里抽着烟。我赶紧按下快门,记录了这一刻。老人该是很想自己的孩子吧,不知道他们现在何方,过的怎样。
这趟行程,还有一张我特别感慨的照片。也是一位老人,站在狭窄的小巷中,望着头顶的天空。老人说这房子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一刻,我感觉时光都慢了下来。所有的一切,房屋、人物、木窗、天空,都被打上了一种永恒的烙印。
照片是静止的,平面的。但拍摄的那瞬间我感觉到一种独孤。一种独立于时光之外的孤独。我想他会永远的留在我的记忆里。多年后,如果有人问我一个人在路上是什么感觉,我会给他看这张照片,告诉他:孤独就是这样。
虽然看了很有特色的古民居,也看了满塘的翠绿荷叶,但是看着村里的老人,我的心情怎么也提不起来。
转念想想,这也是流华湾的魅力。不管如何,让你觉得美的是景,让你觉得峻的是景,如流华湾这般,让人感慨的,也是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