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秋祭追忆、敬老情浓、纸鹞高飞……本周六就是重阳佳节,无数关于九月九重阳节的记忆纷至沓来。在岭南地区,与重阳有关的民俗绵延千年,广州人至今仍保持着重阳登山、祭祖祈福等风俗。本期《广州文化拾遗》,记者探寻岭南的传统重阳民俗,如登高、秋祭、放纸鹞(风筝)等,拾掇从广府到珠三角各地街坊的重阳回忆,正所谓“各处乡村各处例”,丰富多彩的重阳民俗,述说着重阳节的记忆。
登高
从登山望远到游“小蛮腰”
说起广府重阳登高的风俗,人人都知道九月九登高,其实,这个传统与农历七月廿五的白云诞(又称郑仙诞)有关。据白云区文化馆副馆长姚月华介绍,广州坊间传说,古代羊城曾暴发瘟疫,先秦方士郑安期登白云山采药济世,却不慎在山中失足坠崖,驾鹤仙去。后来,人们根据郑安期留下的指引,找到九节菖蒲,使疫情得到控制。为纪念郑安期,人们以他飞升之日为郑仙诞,又称白云诞。白云诞当天,人们相约登山致祭,采摘菖蒲,涧中沐浴,逐渐演变成节俗。
后来,郑仙祠毁坏,部分古迹年久湮灭,白云诞活动式微。上世纪70年代起,白云诞与重阳登高相结合,人们会在重阳节时登白云山或五层楼(镇海楼)和双塔(光塔、花塔)等高处。如在无山可登的地方,因“高”与“糕”同音,可用吃花糕代替登高。
姚月华说,现在重阳登高仍是广州人的嗜好,登高队伍中既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在重阳节前夜手持风车,从山脚一直步行至摩星岭。至于风车,取的是“时来运转”的好意头,表达了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据介绍,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广州人重阳登高的习俗,也在2014年成为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记者查阅往期《广州日报》发现,上世纪80年代起,每年重阳就有近10万人登白云山,2000年后,选择到白云山登高望远的市民更是逼近40万人。除了白云山,广州各区市民也会选择临近居住地的“心水”重阳登高去处,如番禺区居民喜欢去莲花山,花都区居民到盘古山和芙蓉峰,白云区居民去帽峰山等。
如果说白云山是“老广”重阳登高的传统去处,那么广州塔等羊城新地标则成为“时髦”新选择。姚月华认为,传统与新型登高去处并不冲突,虽然登高地点不同,但都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秋祭
春秋两祭有分工 传统村落仍盛行
广州重阳民俗除登高望远外,也有不少村落和地区有着缅怀先人的习俗。据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潘剑明介绍,传统村落有春秋二祭习惯,春祭在清明,村民一般祭拜直系祖先;秋祭在重阳,祭奠宗族共同的先人。“传统村落的宗族经不断繁衍,后人成百上千,又不断迁徙,春秋两祭更方便族人安排祭祀活动。”
潘剑明告诉记者,广州的苏氏家族是重阳秋祭的典型例子。据介绍,车陂村的苏姓人是苏东坡之孙苏绍箕的后裔,苏绍箕是一名抗金名将,后隐姓埋名落户在车陂村。每逢重阳当天,千余名苏氏后人登上白云山摩星岭祭奠先人,该习惯延续多年。
除广州本土传统村落外,住在广州的客家人也遵循秋祭习俗。据姚月华介绍,重阳当天,住在白云区的客家人会到帽峰山祭奠先祖;同时,也有客家人不远数百里回老家秋祭。年近五旬的卜先生是梅州梅县区畲江镇客家人,现生活在广州,每逢重阳,他都会回老家参与秋祭活动。卜先生说,重阳当天需挑选吉时出发,先上山祭祖,后回到祠堂或家中焚香祭拜。
演变
九月九日成“老人节” 重阳敬老成新风尚
由于重阳节的“九九”与“久久”同音,有健康长久之意,1989年,重阳节被定为中国的老人节,推行敬老活动,赋予重阳节新的含义。而在广州,重阳节不仅意味着回家看望父母,同样也是敬老活动的高峰期。不过,志愿者坦言,他们不仅在重阳节探访老人,更把敬老爱老当成了自己的习惯。
来自湖南郴州的雷小姐是一名广州青年志愿者,2013年开始参加志愿活动,至今已有上百次义工服务记录。据雷小姐介绍,一般而言,重阳节前后,广州地区不少传统村落会举行“千叟宴”,不同机构或组织也会策划探访老年人活动,推广尊老风尚。
雷小姐坦言,成为一名志愿者后,“敬老”更是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每周日上午都会参与老人院的常规探访和不定期义演”。据她介绍,常规探访需要帮助老人家收拾衣服、打扫卫生、聊天解闷,“最重要的是了解老人的心理状况,若发现异常要及时开解”,她笑言:“没点技能,做不了志愿者,不同老年人有不同的嗜好,探访时需要‘投其所好’,熬汤养生、植物种植、宠物饲养、书法绘画、各类运动等,探访前需看书‘充电’,这样才能避免‘冷场’。”
岭南地区重阳民俗知多D
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古称阳月,九日古称阳日,九月九日二阳相遇,故谓之“重阳”,又称“重九”,有长久长寿含义,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不少文人雅士都为重阳写过著名的诗词篇章。
潘剑明介绍,重阳日的赏菊、佩戴茱萸的习惯起源于中原地区,在岭南并不常见。在广州,登高和秋祭是广州人公认的、流传至今的两大重阳传统民俗活动。登高是为了“祈求好运”,广州人讲究“行头运”,一般会在重阳前夜登山,在山上等待重阳日的到来,白云山是市民首选的重阳登高去处;秋祭则寄托了对先人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分担了清明春祭的工作量,方便族人组织集体祭拜活动。
放纸鹞:秋风起 纸鹞飞
放纸鹞(风筝)同样是传统的重阳习俗,尤其在被誉为“中国风筝之乡”的广东阳江,过去,每逢重阳,秋风一起,孩童便人人自制纸鹞,自发聚集到学校操场或空地比赛。“用小竹竿做骨架,固定后粘上废报纸,再加上一条‘纸尾巴’,纸鹞就做好了。”年过五旬的阳江人杰叔回忆起儿时情景,笑得十分灿烂。
据他介绍,菱形的“蒲枝”和U型的“白鲳鱼”是幼时经常制作的纸鹞造型,把裁剪成铜钱模样的圆纸片穿过线圈,当纸鹞成功“起飞”,圆纸片也会随之上升,这种玩法被称为“放吹鹅”。孩子们纷纷比谁放的风筝更高,还有孩子比谁的风筝断了线谁就输。
现在,阳江是国际性风筝赛事、风筝节的举办地,每年重阳节,阳江都会邀请各地的风筝爱好者来比赛。
重阳糕:特色糕点别出心裁
古代,重阳节吃重阳糕是一项重要节日活动。“糕”谐“高”音,也是取其吉利。事实上,重阳糕的种类并没有定数,而是根据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而定,有莲蓬糕、麻葛糕、米锦糕、赤枣糕等。
到了近代,重阳吃糕因地而异,岭南地区久已失传,但各地形成独特佳节饮食,有些虽不是应节食物,但已成为一方人的美食记忆。
每逢重阳,“90后”的增城客家人小瀛就想起家人制作的艾糍,“圆似汤圆、皮薄馅多、可甜可咸。”而来自汕头金平的95后小张总惦记家乡的炒“香饭”,小张说,炒“香饭”指的是炒饭,其实是重阳祭拜土地神的供品,材料一般含有栗子、鸡肉、虾米等。“小时候妈妈在厨房准备供品,我帮忙端到八仙桌上,总忍不住凑上鼻子去闻。”
统筹、策划/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嵇沈玲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叶碧君、申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