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五眼桥”的通福桥
大洋网讯 翻开清代的广州地图,既有烟波千顷的珠江,又有群峦叠翠的白云山、越秀山,溪水自白云山而下,与河涌溪流相汇,滋润着城墙内、市中心的千沟万渠。溪流之上,河涌之畔,桥梁林立,从桥东到桥西,从河南到河北,顺桥而上,拾阶而下,构成了一河两岸居民的日常。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目前,广州古籍中有记载的古桥,不完全统计约有62座,岁月流转,古迹难寻,不少古桥已在岁月中烟消云散。如今在闹市中、在偏远的村落里,个别的古桥仍然存在,成为一道风景线。
史海钩沉:东濠、西濠、玉带濠环绕城墙
广州古籍中有记载的古桥,据不完全统计约有62座。翻阅清代时期的广州地图,从制高点镇海楼俯瞰古城,城墙内河道纵横,穿行于街巷之间,城墙外护城河宽阔,东濠、西濠、玉带濠环绕城墙。
丰富的水资源带给了广州源远流长的水文化记忆。漂泊出海的大船从避风港出发迎风起帆,见证着商贸往来;一叶叶扁舟是河南、河北居民的出行工具。城墙内外,大大小小林立的桥,则是互通两岸的重要栈道。
那些身世悠久的老桥,如云桂桥、汇津桥、毓灵桥、越秀桥,埋藏下无数个才子佳人相遇的故事;那些数不胜数、无名可溯的小桥,更是许多老广州人童年家记忆。
关于古桥的历史记录并不多。《广州文物志》记载的古桥有六座,分别是明代的通福桥、清代的流花桥、毓灵桥、汇津桥、云桂桥以及民国时期的海珠桥。《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总览卷在传统建筑之桥梁卷收录了48个条目,包括了具体的桥和桥梁群记录。然而,即使被记录在册,部分古桥已成残垣断壁,难以寻踪,或是重建改造,不复旧貌。
据广州市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鸿钧介绍,目前保存完好的古桥数量并不多。最新出版的《广州市文物普查增编》对原有的《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进行了文物考古的补充,其中,增加了此前比较少涉及的区域(如增城村居)的古桥记载。
汇津桥位于海珠区马涌直街,桥东侧保留有清代重修“禁占官涌”的碑记
古桥寻踪
汇津桥:小桥流水人家风采依然
海珠区的马涌直街有一座神秘的“桥神”碑,这里是汇津桥的所在地。沿着马涌直街往河涌方向走到尽头,一路询问街坊,汇津桥所在之处鲜有人知。直到遇见一位年纪稍大的中年女子,才明确指出汇津桥的方位,并告诉记者,因该桥横跨马涌之上,本地人习惯称为“马涌桥”。
相传该桥明朝时已有,原是木桥,后改建石桥并且经过多次重修。桥面中间有斑驳的“汇津”二字,桥下竖立了数块碑石,分别是《禁占官涌碑记》石碑、并无年款的“桥神”碑,与桥基础炼成一体,旁有榕树葱葱。
“保留有石碑的古桥非常少。”陈鸿钧介绍道。《禁占官涌碑记》石碑成为了研究前人生活的重要印记,铭文大意是官府告诫河涌两旁竹木杉店要保持河道畅通,不准在河床、河堤打桩,不准将杂物抛弃于河涌内。据说该处明清期间已成竹林集市,上世纪30年代,马涌直街一带仍有许多竹木货栈、长生(棺材)店。
如今,汇津桥仍然是两岸居民来往必经的桥梁,清晨赶集的大叔、晌午买菜归来的市民、傍晚接送幼儿园孩子放学的母亲,在桥上来来往往。87岁伯伯告诉记者,这座桥人气十足,北起马涌直街,杂货林立,生活便利;南接西华北直街,有大型商业中心和幼儿园,两岸景观各不同。
越秀古桥:藏于东濠涌高架桥下
东濠涌是广州最后一条保存下来的护城河。如今的人们徜徉在东濠涌边,水质清澈,小鱼畅游,不仅能看到还原的历史五桥,也能看到七座更具新时代风情的小桥:三寿桥、荣华桥、白云桥、永安桥、永曜桥和东堤桥。
历史五桥是哪五桥呢?据《整理东濠下游碑记》记载,1932年7月广州遭受百年未见的暴雨,东濠上游山洪暴发,小北地区水灾情况最为严重。次年秋天又遭水患,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缓解水情,当时的政府筹款修治东濠。工程从1933年10月开始,1934年秋完成,加宽和疏通了从竺横沙到双眼桥3000米长的东濠,并采用了分级跌流的方式来平缓流水,还在东濠旁边修筑了人行路,潼关闸口增设活闸。东濠上原有的竺横沙桥、小东门桥、东华路桥、大东门桥、越秀桥五座桥,因为桥孔狭小,不宜泄洪,所以重修。现在除了位于最北端的越秀桥,其余四座桥已踪迹难寻。
如今的越秀古桥,旧貌犹存,位于越秀北路和东风路的交界处,东濠涌之上,隐身于高架桥之下,成为整治后美丽东濠涌的一道质朴风景。
位于晓港公园东门附近的云桂桥,原名小港桥
云桂桥:新建竹园伴四百年古桥
拥有400多年历史的“云桂桥”,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石桥之一,如今成了公园内的一处景点,毗邻“花洲古渡”的遗址所在地。
云桂桥为明代与海瑞齐名的清官何维柏始建,1911年河南士绅集资重建。何维柏(1510年~1587年)生于广东南海县。25岁中进士,历任浙江道御史及福建巡按,为官正直清廉。明嘉靖廿四年,因弹劾奸相下狱,震动朝野,被削职为民,罢官归故里。
何维柏归穗后隐居南郊二十多年,潜心著述,并在广州河南小港开设“天山书院”,聚众讲学。为方便行人往来,乃出资在小港涌建桥,俗称“小港桥”。他的学生半数中举人,十余人中进士,乡人在小港桥头建“云桂发祥”牌坊以纪念何维柏的功绩,从此石桥也称“云桂桥”。
清代中叶,此一带遍植梅桃,是诗人雅士探梅赏桃胜地,云桂桥上留下了诗作无数。如今,云桂桥旁新建竹园,竹林清幽,有竹类100多个品种,3000多丛,优雅挺秀,与古桥相伴。
古桥挖掘:部分残垣断壁存留在博物馆等地
一些古桥的残垣断壁,时常是文化研究者的“至宝”。清代地图上的状元桥,如今已经不存在了,遗留下来的碑刻存留在广州市博物馆。而流传已久的“流花古桥”,如今也只剩下石刻。
陈鸿钧对这两座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介绍,状元桥的来历,有称最早是宋代李昴英为纪念唐代状元莫宣卿而建,或谓明代为纪念状元伦文叙而建,但是由于无可考证,因此不得确信。查阅广州历代方志地图可以发现,直至清道光《南海县志》之《县治附省全图》始标注有“状元桥”,此后地图多有之。从当时的资料记录可以发现,清代的状元桥位置大致在今小北路与法政路交界处,支涌渠从粤秀山自西向东过状元桥、绕五桂庙,流经市井作坊,最后注入东濠。“当时的景观必定很美。”陈鸿钧感叹。如今,状元桥消失无踪,独留下了一块“状元桥”石额,为楷书体。
“流花桥的背后,有一个非常诗意的故事。”陈鸿钧介绍。该桥始建于南汉为皇室离宫别苑之一,相传宫女们晨起梳妆时,掷隔夜残花于水中,如落英缤纷,漂浮经此桥下,因名“流花桥”。上世纪70年代,桥下的司马涌改为暗渠,昔日逝水流花于桥下的景致不复存在,墩基埋没于地下,只留下了清代重新的桥面,刻有行书“流花古桥”四字。为了亲眼看一下这四字,不少市民曾前往寻踪。陈鸿钧介绍,当年此桥的确切位置,应该是在今广州流花路北侧、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的东边。
沙面西桥原名为“英格兰桥”,是广州最年轻的古桥
小知识:桥名有讲究或有寓意或取地标
在目前尚有记录的古桥中,研究发现,这些桥名的取用,有一定的规律。
陈鸿钧介绍,古人取桥名喜欢吉祥的寓意,有的是寄寓平安福气,如今在芳村的通福桥,过去是“省佛通衢”,桥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至今坚固如初。该桥的栏杆只是高出桥面十五厘米左右的石条,几百年来,从未有人在桥上失足跌下水,应了桥名“通福”的好寓意。
有的是希望科举高中,如状元桥、毓灵桥。其中毓灵桥如今在芳村大冲口,建于清中叶,地属钟秀乡,取其“钟灵毓秀”之意。相传旧俗认为此桥有灵气,凡中举人、进士的士子,都要乘船经此桥下,乡人龙船竞渡也以此为终点。
也有桥名是根据附近的地标而起。查阅清代地图发现,小南门城门对出的桥为“小南桥”、状元坊一带太平门城门外有“太平桥”。此外,桥名也有雅致和通俗的称谓,如明月桥、清风桥等,而民间通俗的叫法习惯以桥的形象命名,如有五个桥孔的通福桥被称为“五眼桥”。
专家:古桥刻画广州水城的文化记忆
“桥文化包罗万象,蕴含着人文、民俗,是广府文化一份珍贵的记忆。”陈鸿钧指出。岭南地区气候湿润,水网发达。在唐代,广州已经是“千曲万家开”的大城。宋代开设兴建渠道,如遍布城内的六脉渠。明清时期,广州河道纵横,绿溪如网,俨然一幅“春城三百七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的画卷。
晚清时期桥梁之多可在地图上得到印证,而古桥多消失在两个时期,一是上世纪初期开辟马路,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整治市内濠涌。如今,存留的一部分古桥散落在闹市中心,独辟一角,依然维持着古韵古色;或遍布村落里,尚不为人知。相比规模较大的石桥,不少用数条花岗岩条石砌成的简易小桥,仍是偏远地区村民日常使用的工具。
岁月流转,跨江大桥亦顺应而生,如海珠桥(1929年始建)、珠江大桥(1958年建)、人民桥(1965年建)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动工修建的多座跨江大桥,气势磅礴,贯通两岸。
知多D
广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荣”,是一座“河道如港、水系成网”的水城,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留下了众多的水遗迹“河、涌、濠、渠”,丰富的水资源及悠久的水事实践使广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水文化。
河:较大水道的统称,是指陆地表面成线形的自动流动的水体。
涌:具有鲜明的广州特色,指天然形成的水道,比河流水量小。同时也是指受潮汐影响的河口,潮退时,河水由涌流进海里;潮涨时,海水倒灌入河内。
濠:护城河,是古时由人工挖凿,环绕整座城、皇宫、寺院等主要建筑的河,具有防御作用。
渠:人工开凿的水道。
参考资料:《广州文物志》《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广州市文物普查汇编》、东濠涌博物馆
(文/广报记者梁超仪 图/广报记者苏俊杰 策划、统筹/广报记者嵇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