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说广州 > 广州典故

又是一年冬至日 团圆祭祖食汤圆

发布时间:2017-12-19     来源:广州日报

大洋网讯 广州素有“冬至大过年”的传统,本周五又将迎来冬至。过冬至,除了人们熟知的吃饺子、吃团圆饭等习俗,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传统和故事?古人向来视冬至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举办一系列祝贺、祭祀活动,在广府地区,也流传不少冬至习俗,如拜祖先、“团圆”聚餐、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喂耕牛吃糯米糕、贴“饲耗”……随着时代变迁,冬至对农耕的指导作用渐渐减弱,只存留祭祖、吃团圆饭等节日习俗。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资料图片)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以冬至为界点,古代节气开始新的轮回,《淮南子》记载:“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冬至历史悠久,起源于周代见制以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冬至便为“小年”,秦汉沿袭周制,“冬至为小年”的观念得以流传。待到清代道光年间顾禄在《清嘉录》书写“冬至大如年”,冬至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而冬至作为节庆,则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后汉书·礼仪志》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礼记·月令》在冬至日要求“君子齐(斋)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由此可见,在汉代冬至前后,朝廷上下会安身静体,商旅停业,边塞闭关,择吉日举行“贺冬”仪式。

到了宋代,过冬至成了普罗大众的节日,民间私塾也会酌情放行,流传有“冬至大似年,先生不放不给钱”的民谚。据《东京梦华录》描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古时冬至如何过节?《周礼·春官·神仕》有“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之说,而《中华全国风俗志》也记载“冬至节,祭扫坟墓”这一习俗。在古代农业社会,先辈们历经春耕、夏耘、秋收,劳作一年才得以获取平稳度过冬季的各项物资。因此,每到冬至,皇帝通过祭天荐太庙,老百姓通过祭祖等一系列祭祀活动,把劳动成果奉献给列祖列宗,感谢祖宗保佑以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邦兴盛。

此外,古人还有冬至守夜习惯,《醉翁谈录》就有“守冬爷长命”的记载,认为男性冬至守夜,能延年益寿。


多市民喜欢冬至吃羊肉(资料图片)。广报全媒体记者王燕 摄


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

南朝梁人崔灵恩撰写的《三礼义宗》记载:(冬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古人认为冬至为“阴阳”相争之日,是预测一年晴雨、冷暖的好时机,甚至可占卜来年的人间祸福。对于后者,也许与农耕收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丰收年,百姓安居乐业;歉收年,则民不聊生,道尽人间悲欢离合。

经过千百年的生活实践,古人得出不少与冬至相关的谚语,用以揭示天文气象、饮食进补,指导农业生产。如“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说的是冬至这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最长。相对而言,次日阳光到来就显得越晚。

而“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意思是要在适应不同季节进食恰当食物,以达到养生目的。冬季人们为御寒,习惯进补而日常少动,体内易生热生痰,食用萝卜能止咳嗽,解消渴,通利脏腑之气,夏日食姜则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

“冬在头,卖被去买牛;冬在尾,卖牛去买被。”揭示了气象与农耕的关系,说的是如果冬至在上旬月到来,天气不太冷,农户可养殖更多耕牛,扩大生产;若在下旬月到来,就需要把家中黄牛卖掉,用所得钱买棉被来御寒。

广东省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潘剑明认为,有关冬至的民间谚语,虽无法考究其科学依据,但古人通过日积月累的生活和自然现象总结,一定程度上能指导先辈更好地生活。


冬至日,广州曾有宰鸡杀鸭炖八珍的习俗。(资料图片) 广报全媒体记者黎旭阳 摄


有段古:广东素有“冬至大过年”说法

相传,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古人最先测定的节气,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一直备受重视。又因古时冬至关系着农业生产,冬至一到,意味着提醒农户做好储备种子的准备,而且新年也近在眼前,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广东地区,甚至流传有“冬大过年”的认识。

元代马臻《冬至即事》写道:“店舍喧哗彻夜开,荧煌灯火映楼台。欢游未晓不归去,早有元宵气象来。”可见,古时冬至夜热闹非凡,人们相聚庆贺,一点都不亚于春节的喜庆氛围。

潘剑明认为,广东人感恩重人情,在“冬至大过年”的认识中更感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欢庆的节日更需酬谢自然馈赠和先祖庇荫,也祈愿宗族团圆,生活和美,由美好的祝愿衍生出不少冬至习俗。但随着社会变迁,一些习俗被淘汰或被简化,现演变为酬谢先祖、呼吁阖家团圆聚餐的节日。


街坊排队购买烧腊。(资料图片) 广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 摄


冬至习俗

最传统:老一辈还有拜祖先的习惯

许多老一辈人至今依然将冬至祭祖看作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要在这一天向逝去的先人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们在过去一年的庇护。

居住在白云区沙贝村的曹婆婆一直遵循旧礼,每年冬至前日,会事先购置鲮鱼,“用盐把鲮鱼腌制,再将鲮鱼表皮煎至金黄色,用保鲜膜封好放进米缸,称为‘压冬’。”待到冬至当天,她会早早起床开缸拿鱼,寓意年年有余,再将烧肉、冬柑、汤圆等供品悉数放在大厅敬供祖先。

“以前日子过得紧凑,完成祭祖仪式后,部分供品就被子女哄抢成为早餐,吃进肚子。”曹婆婆笑言,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孙子们也不再稀罕祭祖供品。


街坊排队购买烧腊。(资料图片) 广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 摄


最怀念:吃汤圆成“老广”童年回忆

“汤圆是冬至的必备之品,要全家人围桌合吃,寓意合家团圆。”潘剑明回忆,四五十年前的广州,家家户户需要自己手工制作小糕点,每逢冬至前后,珠村的街坊邻里一般喜欢制作肉包、糖心丸或粉果。“母亲在冬至一般需要起早搓粉,每人都需吃几个肉包或一碗糖心丸才出门。每到这时,我们才知道冬至又到了。”

他介绍,肉包和糖心丸制作简单,前者是猪肉粒塞进搓好的面粉团中,再用小苏打发酵,后者是将甜的配料塞进粉团,用水煮开而成;广州粉果则做工稍复杂,用粘米粉制作,块头较大,呈透明状,配料有马蹄粒、冬菇、猪肉、花生等。据广州文史记载,广州粉果曾作为特色小吃招待第一期黄埔军校教官及家属,得到当时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夸奖。

不过,记者走访发现,对很多广州人来说,如今冬至吃汤圆已不再是“标配”,反而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过节新形式。90后的小张从潮汕来到广州已有5年,每逢冬至,都难忘家中没馅料的汤圆。“冬至前一天晚上,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搓没有馅料的冬至丸,再配上红糖或白糖煮成甜汤丸。”他坦言,以前在家都会吃上一碗,据称能祈求阖家平安;现在工作忙,尽管在外地,冬至那天仍会去餐馆吃一碗汤圆来应节。

团圆饭:九道菜肴意味长长久久

潘剑明认为,冬至因没有公众假期,难以引起现代人的关注。不过,到了晚上,广东人依旧愿意聚在一起,享用团圆饭。“以前大多数家庭选择在家烹调,现在则更愿意到餐馆聚餐,省下麻烦。”

住在西华路的冯姨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的冬至记忆离不开一顿团圆饭,通常由母亲掌厨,提前宰鸡杀鹅,买烧肉,腌制鲮鱼,再加上粉丝、虾米、鱼蛋、冬菇、萝卜等材料做出九道荤素菜,再分别放进有公鸡图案的“八角碗”中。

“‘九道菜肴既意味着长长久久,也表示了对节日的重视。”冯姨说当时条件差,平常都没什么荤菜可吃,因此都特别期待冬至的到来,“吃到最后,连碗中的焖汁都会舔干净。”不过现在,她一家人已经习惯上酒楼吃冬至团圆饭,认为这样省心又省时。

除了九道菜肴,有一些广州家庭还会特地做腊味糯米饭。潘剑明说,做腊味糯米饭需要提前买好腊肉、花生、芫荽、葱等材料,提前处理配料,再将其和糯米混淆蒸煮。在长辈看来,冬季食用腊味糯米饭能暖胃、养生,而小孩子也喜欢吃,“不过长辈担心小孩吃太多会吃坏肚子,规定最多只能吃两碗。”

逝去的习俗:喂耕牛吃糯米糕和贴“饲耗”

事实上,关于冬至喂耕牛吃糯米糕和贴“饲耗”的习俗,大多数广州人都并不了解。记者翻阅资料,找到1956年《广州日报》曾刊载的冬至报道记载,旧时广州人过冬至有充满“广味”的一套“规则”:拜祖先,饲耗,食汤圆,做腊味糯米饭,宰鸡杀鸭炖八珍(指炖熬八种稀有而珍贵的烹饪原料,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

时过境迁,祭祖尝传统节日美食依旧流传,但冬至贴“饲耗”这一做法已几乎无人能识,但在《话说我们的节日》一书中得到印证。书中描述“广州人既开放,也传统,从语言到习俗,古风尚存。”冬至当天,全家人吃完汤圆后,要将几颗汤圆或糯米丸粘在门楣、窗等屋内各处,用以喂食老鼠。至于此做法的缘由,则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解释:一是据说因为最初的谷种是老鼠从很远地方运来,因此人们约定每年锄禾时要留下一些稻谷给老鼠吃;二是据《钟馗斩鬼》神话描述的“耗”是“虚耗”,其“所至之处,令人损失财物,库藏空竭”,因此要用灯照射、击鼓恫吓或投递食物来驱赶。

此外,1956年的报道也提及古时广州农村地区会在冬至那天喂耕牛食糯米糕、米汁、酒糟、萝卜、菜水等,以犒劳其过去一年的辛勤劳作,同时也是祈盼耕牛在来年能一如既往做出贡献,换来丰收。但此做法如今也甚少人知晓。


文/广报全媒体记者 叶碧君、申卉

图/广报全媒体记者 陈忧子、高鹤涛(除署名外)策划、统筹/广报全媒体记者 嵇沈玲